秘书礼仪

时间:2025-05-17 09:51:06
关于秘书礼仪大全

关于秘书礼仪大全

关于秘书礼仪大全1

一、秘书礼仪

1.秘书礼仪的含义

秘书礼仪是指秘书在与人交往时所使用的表示友好和互敬的具体的行为举止,如握手、打招呼等。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

礼节是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如鞠躬、握手、献花圈、鸣礼炮等。

仪式是使用在正式场合的具有固定程序的一整套礼节,如国家的迎宾仪式、会议的开幕式、民间的婚礼等。

2.秘书礼仪的特点

(1)规范性。秘书礼仪是对人的行为举止的规范。

(2)差异性。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的礼仪。

(3)变化性。礼仪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礼仪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秘书礼仪的作用

对于个人来说,能否表现出对他人的礼貌,是一个修养问题,有时还涉及到个人的道德水准问题。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秘书礼仪应用得得当与否,则体现出了该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它的主要作用有如下两点:

(1)有助于人际交往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非常重要。良好的礼仪修养表现的是自尊、对他人的尊敬以及对交往双方平等地位的强调。

(2)有助于事业发展

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要想使事业得到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适度的礼仪,能营造出良好的合作范围。

二、秘书涉外礼仪

1.涉外礼仪的含义

涉外礼仪是指对外交往时所使用的国际通行的礼节和仪式。它与我国的传统礼仪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点.

2.涉外礼仪的特点

涉外礼仪也可称为国际礼仪。

与我国传统礼仪相比,它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强调对个人的尊重,对个人隐私的尊重

(2)强调女士优先

3.涉外礼仪的原则

(1)不卑不亢,互相尊重

(2)入乡随俗,求同存异

(3)女士优先,注重次序

关于秘书礼仪大全2

一、仪容仪表

仪容通常是指人的容貌,包括未被衣服遮住的身体的部位.

仪表是指人的整体外貌,包括面貌、衣着和饰物。

对秘书人员来说,仪容和仪表的基本要求如下:

头发要勤于梳洗和整理,不能有头皮屑或油汗味;

发型要整齐美观。男性不宜长发披肩;女性留长发不要遮住眼睛,染发要慎重。

面容要保持干净,特别要注意耳朵、鼻孔、脖子、指甲缝等易疏忽的部位。

衣服应天天换洗,并熨烫平整。

二、正确的着装与服饰搭配

服装是由面料、款式、颜色这三个要素组成的。

穿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着装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味和教养,也会影响秘书工作。

衣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职务,应显出秘书人员的大方、精干、务实、可信的风格。

在此,我们仅从礼仪的角度探讨着装问题,即使衣着合乎身份、维护形象、符合礼仪的原则和方法。

1.着装的基本原则

着装的基本原则是国际通行的TPO原则:

T(Time)——时间;

P(Place)——地点;

O(Object)——目的。

在为自己挑选服装时,不可忽视TPO原则。

(1)时间

一年有四季,四季的着装不同;一天分昼夜,昼夜的着装有异;一个星期有7天,5天工作,2天休息,所着服饰也不会一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白天工作或休闲所穿的服饰,与晚上进行社交活动时所穿的服饰有很大差别。在涉外活动中,更要重视这一点。

(2)地点

地点的变化也会影响着装。在工作单位应该穿正装,但如果把正装穿到休闲场合,就显得不伦不类。

(3)目的

对目的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讲:

一方面是做事的目的,如参加会谈或主持典礼;

另一方面是人们希望通过服饰传达给别人的印象,是严谨、高雅、成熟,还是独特、随意、幼稚。

这两方面均会影响到对服饰的选择。

2.公务场合的着装

公务场合的气氛是严肃的,讲究高效率地工作。

所以,公务场合的着装,要简洁、明快,适宜工作。作为秘书,性别不同,着装应有所区别。

男士的着装:深色西服套装是标准的公务场合着装。

单排扣西服可以不系扣;如果系扣,两粒扣式的只系上扣,三粒扣式的只系中间的那粒。

双排扣的西服不宜敞开穿。

夏天或在热带地区,可以只着衬衣,不着外套。

衬衣的领子和袖口务必要干净、挺括。不系领带时,衬衣领口的扣子一定要解开。衬衣的下摆一定要系在裤内,袖口的扣子要扣上,不能把袖子卷起来。

深色西服一定要配深色袜子及皮鞋,白色袜子不可与西服相配。

女士的着装:西服套裙是传统的选择。

颜色可以是深蓝、深灰、浅灰、咖啡色、驼色系列等。

这些颜色传递给人的感觉是:

成熟、能干、自信、沉着,这些都是职业女性最应具备的素质。

这些颜色的外套也容易与其他颜色的衬衣相配。

丝袜的颜色应接近肤色,黑色丝袜只能配黑色裙子。

请记住“裙子越短袜子越长”这句话,裙摆一定要遮住袜口.

皮鞋的样式不要太时髦,黑色或与服装同色系最好。

夏季的衣服切忌过薄、过露、过透。

目前,职业装的流行趋势越来越休闲化.但较合适的休闲尺度,并不容易掌握。

无论怎样变化,着装的原则不会改变,记住并学会运用这一原则,将有助于应对各种场合。

3.休闲场合的着装

休闲场合的着装追求的是舒适、自然。健身、购物、旅游、居家等,都可以穿休闲装。

4.社交场合的着装

社交场合的着装应该高雅、漂亮、时尚。

男性可以着深色西装、中山装或近年流行的“唐装”。

女性可着连衣裙、套裙。参加晚间的盛宴、舞会、音乐会等活动,可穿单色的晚服或旗袍。

5.服饰的搭配

首饰的选择也要遵守TPO原则:

公务场合佩戴的首饰应该简洁,只戴一两件即可;

休闲场合佩戴的首饰,则可以更突出个性,可以造型新颖、色彩明丽;

社交场合的首饰应该是华丽的大型首饰。

三、得体的化妆

1.化妆的目的

化妆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优点、掩饰缺点。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公务场合的化妆是工作的需要,是敬业的一种表现;社交场合的化妆,是对主人的一种尊敬。

2.面部的基本比例< ……此处隐藏8403个字……。要用刀叉去除鱼骨,不能用手代劳。如吃到骨头,不能用口吐出,而应先用一手掩口,再用另一手拇指自唇部取出,也可吐在叉子上再放到盘子里。如鱼盘里附带有柠檬片,可用刀叉挤汁将其汁液滴在鱼身上以去腥味。如吃贝类海鲜,应以左手持叉,刺其肉挑出来吃。如吃龙虾(一般是去头的),应以左手持叉,叉起虾尾,右手持刀,插进尾端压住虾壳,再用叉将虾肉拖出来切食。龙虾脚可用手指撕去壳再吃,吃完后用送上的放有柠檬片或花瓣的水盂洗手指,切不可把这盂水喝了。

9)肉类:西餐中的牛排,其熟度通常分为四种:带血的、半生的、七成熟的、熟透的。如服务员问你“要几分熟的牛排”,你要一次回答正确,否则你不敢吃或让人去重烤,都是失礼的。切牛排应由外侧向内侧切,如一次未切下可再切一次,但不能像拉锯子似的来回切,也不能拉扯。切下的肉大小要适度,不要大块往嘴里塞。猪排和羊肉都要吃熟透的,吃法与牛排相同。吃烤鸡或炸鸡,也用刀叉。如果是整只的雏鸡或乳鸽,可先将它自胸部剖成两个半块,然后用叉压住,用刀割下腿肉和胸肉吃,不要去翻身。嚼肉时,双唇应合拢,不要有响声,口中食物未咽下,不要再往嘴里塞。遇有骨头,也不能吐,处理方法与吃鱼时相同。

10)甜点:吃点心要用点心匙和中号叉子。一般蛋糕和派、饼,可用叉分割成小块,较硬的可用刀切割成小块,都用叉子叉着吃,也可用叉面铲着吃。吃三角形蛋糕要从顶点一头开始吃。冰淇淋、布丁等较软的甜点,可用匙取食;如小块硬饼干,可用手取食。注意不要让蛋糕屑、奶油等沾在嘴巴边,也不要用手拿点心给别人,可用叉或刀托着送过去给别人。

(4)饮茶礼仪

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种饮料,饮茶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因此,待客以茶,不能马虎大意。要特别注意茶杯或茶碗有无破损、裂纹或茶垢。茶具以陶瓷制品为好。茶叶的品种可多一些,如绿茶、花茶、乌龙茶等,以备宾客挑选。如是外宾,一般来说美国人喜欢袋泡茶,欧洲人喜欢红茶,日本人则喜欢乌龙茶。宴会上,一般由服务员给客人上茶,客人应对服务员表示感谢。

在宴会上不应大口喝茶,甚至喝得咕咚咕咚直响,而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遇到水面上飘浮的茶叶,可轻轻吹开,或用茶杯盖轻轻拂去,不可用手去杯里捞出茶叶来扔在桌上或地上,也不要吃茶叶。我国古时流传下来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暗示送客的做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和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其喝茶。

(5)、喝咖啡礼仪

欧美人都有喝咖啡的习惯,喝咖啡体现的也是一种文化。通常西餐最后一道程序是喝红茶或咖啡。如果是喝咖啡,应当要知道,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制的,杯耳朝向应在饮用者的右方。咖啡匙是专门用来搅咖啡的。喝咖啡时可以加入牛奶或糖,称为牛奶咖啡;也可以什么都不加,称为清咖啡。也有人喜欢在清咖啡中兑人啤酒饮用。如果在咖啡中加方糖,应当用专用的夹子,而不能用咖啡匙去取。也不要用咖啡匙去用力捣碎已放人杯中的方糖,可轻轻搅拌,促使方糖溶化,但不可以咖啡匙碰撞杯壁发出声响。

要喝咖啡时应当先把咖啡匙取出来放回咖啡碟上,千万不要用它来舀咖啡喝,这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如嫌咖啡太烫,不能用嘴去吹,而应等它自然冷却,或用咖啡匙在咖啡杯内轻轻搅拌使之冷却。

喝咖啡时,应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拿咖啡杯的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慢慢移向嘴边轻轻地喝,不要发出响声。不能满把抓杯,大口地喝;也不能低下头去就咖啡杯。喝完,应马上将咖啡杯放人咖啡碟中,不要让二者分开。添加咖啡时,也不要单单把咖啡杯从碟中拿起来,应连碟一起拿。

(6)吃水果礼仪

在宴会上,一般都要请客人吃水果。非正式宴会,吃水果可随便些,而正式宴会上,吃水果就要讲究礼仪了。通常水果应预备几种,以便使客人有一个选择的余地。洗净后的水果装在盘内端上来时,应备好清洁的水果刀或成套的水果餐具。不要主动为客人削、剥水果,也不要拿着削好、剥好的水果硬送给客人吃,这样做既不卫生,又不礼貌。现在为方便大家,宴会上通常是端上事先去皮切块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香瓜、苹果、梨、菠萝等,上插牙签,以便大家用牙签戳着吃。草莓类可洗净放于盘中,用匙或叉取食。甜橙可洗净后带皮切块装盘,客人可用手拿来吃,吃完,把皮放人果皮盆。西餐中吃葡萄不可整串拎起来吃,而应用手一颗一颗揪下来吃,而且西方人习惯连葡萄子吞吃。如果不习惯吞子,那也不能直接吐在桌上,而应用手遮口,把果核吐在手中或匙中,再放到果皮盆里。吃水果应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不要一下子把嘴塞满,也不能边吃边谈,更不能将果皮果核乱吐乱扔。西餐中,吃核桃一类坚果时,不能放在嘴里直接用牙咬,而应当用专用的核桃锤把果壳敲开,再用专用的夹子取食。

西餐在吃水果前,通常要送上洗手钵(nnge卜bowl),水面上常撒有花瓣,专供洗手用。但要注意,千万不能把整个手伸进去洗,只能洗手指尖。洗毕,用餐巾擦干手,再吃水果。同样,吃完水果,也应当先洗手指,再用餐巾擦干,而不能未洗手指就用餐巾擦。

最后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如果不慎将菜汁、汤汁、水果汁、茶水、酒水、咖啡溅到邻座身上,应立即道歉,并协助对方擦干;如果对方是女性,则不宜帮着擦,而应递上干净的餐巾或手帕,由她自己擦。

(7)处理意外的方法

餐桌上时常会有尴尬的事发生,要冷静处理,才不会扩大消极影响。

碰撒酒水、菜汤之类,当事人不要慌,先用餐巾吸干酒水,或叫服务员帮忙。坐在旁边的人可拿自己的餐巾给他擦拭,坐在远处的人最好装作没看见,以减少当事人的不安和尴尬。

筷子等餐具掉在地上不必捡起来,请服务员再拿一副即可。

如果不慎吃进烫嘴的食物,赶快拿起水杯喝一口饮料,实在不行就吐在餐巾里。

(8)席间禁忌

咳嗽、打喷嚏、打饱嗝等,都属于不应该发出的声音,最好控制住。

咳嗽、打喷嚏时,要立即用餐巾纸捂住嘴,把脸侧向一旁,并向旁边人道歉。

吃饭时不要咀嚼出声,闭上嘴咀嚼就可以避免此类情况.

不要只顾自己埋头吃饭,不与旁边的人交谈,而要与两旁的人有交流。

不要一边嚼饭一边与人交谈,要把饭咽下去再说。

不要大声喧哗,不顾旁边的人。

不要当众剔牙、补妆、伸懒腰。

关于秘书礼仪大全3

出差或出门旅行,在公共场所要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些细节特别能体现个人的修养。

这方面的礼仪很多,在此把主要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

1.对待他人的态度

在公共场所,周围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人,此时更应该注意自律,注意对他人的态度。

(1)友善的举止

对陌生的路人应该友善;走路碰撞到别人时,应道声“对不起”;别人对你微笑时,应回报以微笑;在走路或排队的时候,注意保持距离,不要紧随人后。

(2)不妨碍他人利益的原则

凡是遇到不知怎样做才能符合礼仪时,就可以应用这一原则.

(3)要入乡随俗

要了解当地的风俗禁忌,并一定要遵守。

不要拿己方的习惯和对方的比较,要充分尊重对方。

《关于秘书礼仪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