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案

时间:2025-05-19 19:46:38
幼儿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社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欣赏民族风俗,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喜欢的民族风俗。

3、萌发幼儿对不同民族风俗的喜爱。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民族风俗资料、《好大一个家》书本等

活动过程:

1、感知欣赏:

(1)、幼儿选择观看幻灯片、图书。

(2)、幼儿交流看到不同民族的风俗。

2、讨论交流:

(1)、你喜欢哪个少数民族?为什么?

(2)、自由交流不同风俗的特点。

(3)、个别交流

3、情感迁移:

长大了你想到什么地方去看看?

小百科: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幼儿园社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了解警服、医生等工作服。

2、了解职业服装的特点、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目标:

1、知道可以用拥抱来表达爱,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2、愿意用拥抱的方式表达对爱。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清楚的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以及玩具的特征。

2、愿意和同伴交换玩玩具,体验分享玩玩具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车子,了解洒水车的基本构造和用途。

2、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洒水车的特殊功能。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同伴,愿意主动和同伴抱一抱。

2.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在韵律活动的帮助下,理解“抱……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画面,知道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知识技能)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大意。(……

活动目标:

1、知道天冷了,要做好保暖工作。

2、鼓励幼儿不怕冷,坚持天天按时来园,做一个勇敢的人。

小鸡和妈妈在一起,它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散步,妈妈走到哪,小鸡就走到哪

小鱼妈妈在一起,他们在清清的小河里游泳,……

水果刀可以用来削苹果。

核桃夹子可以用来去掉核桃壳。

小朋友,想一想这两组物品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幼儿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应及时大小便,大小便应在适当的地方

2、初步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

活动准备:

1、认识卫生间的有关标志和图片。

2、搜集或自编事例:关于幼儿贪玩尿湿了裤子。

3、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兴,忘了及时去方便而尿湿裤子的事例,让幼儿知道,需要大小便时,应及时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尿湿裤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体难受等,使幼儿了冬天尿湿裤子还会着凉。

3、带领幼儿认识本班的卫生室(厕所),向幼儿介绍大小便应去的地方,并告诉幼儿,只要需要,随时可以去大小便。

4、讲述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让幼儿了解小猫方便的时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将排泄物掩埋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排泄卫生的认识。

活动评价:

1、在3~4岁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注意提醒他们大小便,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2、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活动,教育幼儿不嘲笑尿湿裤子的小伙伴。如发现有尿湿裤子的幼儿,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3、请家长协助,为幼儿提供穿脱方便的衣裤,以便幼儿自我照料。

活动总结:

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社会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猴子的习性;

2、根据猴子的各种姿态进行匹配;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游戏准备:

1、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讨论猴子的外貌、习性等;

2、有关猴子的光盘;

3、学具、图卡。

教学过程:

一、幼儿领学具。

二、引入话题,为学具做准备。

1、“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位小朋友的模仿力最强。”老师说出三种动物,请幼儿自由发挥,并听到老师说“停”的时候,安静的回到座位上。

2、插入游戏;

游戏规则:请六名幼儿准备,教师分别给六名幼儿看六种猴子动作的图片,看谁模仿的像。

三、看光盘,了解猴子的习性。

四、学具做题。

1、告诉幼儿题目要求:图片中六种不同的动作,请你从左图中找出和它动作一样的猴子

2、准备:请幼儿将钮扣归位,教师给幼儿二分钟,准备好后开始做题。通过时间,掌握一下做完的幼儿人数。

3、对正答案。幼儿和教师一起对正答案,给作对的幼儿给予表扬,给做错的幼儿给予鼓励。

4、请个别幼儿讲述做题方法。

5、教师进行讲解,强调容易做错的几幅图,可以请幼儿模仿。

6、用另一种方法请幼儿再做一遍。

活动引申:游戏:镜子

游戏规则:幼儿做镜子,要求动作和老师相反,明白反方向动作概念,区分反方向和相同方向的动作。

1、请全体幼儿做反方向动作。

2、请个别幼儿做反方向动作,根据幼儿的能力,提高动作难度。

反面练习:

1、游戏结束后,请幼儿观察图片的反面。(要求:时间一分钟,请幼儿说出看到了什么。)

2、时间到,要求幼儿抱住了学具,大声的说出看到了什么。

3、 ……此处隐藏3939个字……且说说在什么时候用?(幼儿举手回答,老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2、活动环节:

(1)(怎么说)宝贝们回答的都不错,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礼貌用语,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请小朋友说说你都听到了那些礼貌用语?(视频是到朋友家去做客还有吃饭的场景)刚才你们说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于他人见面时要说什么呀?(幼儿答)对了,当我们与他人见面时要问好,哪与他人分开时要说什么?(幼儿答)宝贝们真聪明,小朋友发现没有,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是我们该说什么?(幼儿答)你们到那些家里去做过客?有用到这些语言吗?(幼儿答)嗯,宝贝们说的都很好,现在呀我想来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去朋友家做客。(情景表演)

(2)(怎么做)宝贝们有没有注意到视频中当大人给小朋友东西是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呀?(幼儿回答)小朋友真厉害,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时我们不仅要说谢谢而且还要双手接过来。

现在我们在来看一些图片,说说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图片是一些小朋友递东西给其他小朋友,有对的也有错的由幼儿说自己的看法之后老师总结)看来,递东西接东西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我们要注意在递东西时不要将尖的对着他人,接东西时要注意用双手接过来。现在,你们的桌子上有铅笔和剪刀,请你们现在将它们递给其他宝贝注意礼貌额。(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并做总结)

(3)(为什么)刚才我们看了一些视频图片,知道了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礼节,小朋友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幼儿讨论回答)宝贝们也知道在我们说这些礼貌用语时,大人们会夸我们懂礼貌是个好孩子,就像我们在遇到人们时你们觉得是说你好好一些还是说喂那个人好些?(幼儿答)所以懂礼貌的孩子人们才会喜欢他;当我们递东西时懂礼貌会避免他人受伤。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礼节,就要将它们用到生活中,做一个大家喜欢的懂礼貌的好孩子。

六、活动延伸:

宝贝们,我们知道这么多礼貌用语并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它,要记得在生活中用他们,下次去朋友家做客时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知道吗?好了这次活动到此结束。

幼儿园社会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你好吗、我很好、谢谢),并知道它们的含义。

2、了解聋哑人使用手语与外界沟通,培养对聋哑人的关爱和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一段哑语新闻的录像。

2、人手一个耳塞。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哑语新闻录像,进入活动主题。

⑴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新闻报道的影片,这段新闻报道和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太一样,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⑵幼儿观看新闻录像后回答。(录像中有人在用手比划,有人在打哑语。)

2、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并体验他们的感受,培养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⑴师:哑语新闻是播放给什么人看的呢?(聋哑人)

⑵师:因为聋哑人听不见,所以他们也学不会说话,只能够用手语和别人交流。

⑶引导幼儿体验聋哑人的感受。

①师:请大家带上耳塞,体验一下聋哑人无声的世界吧。

②幼儿带上耳塞。教师弹奏钢琴等,让幼儿听一听,说说带上耳塞之后的感受。

③师:请找一个小伙伴,试着用手语和他说一句话,看他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

④幼儿找小伙伴进行游戏。

⑷教师小结:聋哑人既不能听,也不能说。在社会上,他们总是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更加关爱、帮助和尊重他们。

3、学习简单的手语,知道几种简单手语的意思。

⑴师:请大家翻开书,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势,你们也来学一学吧!

⑵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并模仿各种手语的手势。

⑶师:大家知道刚才学的这些手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请听老师讲,并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如食指指向你——————你,竖起大拇指———————好,等等。

⑷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做,一边了解这些手势的意思。最后教师将所有动作连起来做一遍,边做边指导幼儿进行连贯的说和做。

⑸请幼儿找一个小伙伴练习刚才所学习的手语。可以多次交换小伙伴进行练习。

幼儿园社会教案14

大班社会教案:

我想知道上小学的事情

活动目标:

1、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为自己既将成为小学生感到自豪。

活动重点:

用清楚、简洁的语言讲述有关上小学的事情。

活动难点:

归纳整理谈话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已经与父母交谈过有关小学的`话题。

活动过程:

1、表达想法:

“我们已经在家和父母一起交谈了自己想要了解有关上小学的事情,你想知道些什么?请你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

(1)幼儿在小组内畅谈自己的想法。

(2)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2、归纳汇总

“我们是否可以将大家的想法归纳为几个方面?”

(1)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大家的想法:

有关生活方面、有关学习方面、有关人际交往方面。

(2)依据归纳的问题,教师与幼儿一起分别做好记录。

幼儿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尝试按动物进食的特性进行分类。

2、知道必须按照动物的习性给它们喂食,萌发关爱、保护动物的愿望。

活动准备: 多媒体、三个动物大图片、各种食物(装在盘子里)、幼儿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共同观察调查记录表。

2、说说各自调查的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

二、感知理解

1、看看今天动物餐厅里来了客人,它们是谁?(观察老虎、牛、熊的图片)

2、一起送食物给动物吃。

3、交流验证:

(1)观察三个动物分别吃了什么?

(2)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了解动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喜欢吃瓜果蔬菜和青草的称作食草动物,喜欢吃肉的称作食肉动物,又爱吃蔬菜又爱吃荤菜的动物称作杂食动物。

三、经验迁移

1、观察众多动物卡片,共同议论它们爱吃什么。

2、SOJL分幺且将动物按爱吃的.食物进行分类。

3、共同观察分辨有没有发生错误,及时讨论和纠正。

四、拓展讨论

1、观察长颈鹿图片,谈论:长颈鹿喜欢吃什么,它属于哪一类动物?

2、观察长颈鹿准备吃马夹袋的图片,讨论:长颈鹿吃了马夹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发现会导致长颈鹿死亡。

3、谈论:哪些东西不能喂给动物们吃,了解动物都有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不能乱喂给动物吃东西。

五、延伸活动 去动物园参观,了解饲养员叔叔怎样给动物喂食。

《幼儿园社会教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